前往主要內容區
:::
:::

提案

最後修改: 2024-05-29 10:24:30
  • 部分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4-04-13
    除了新建停車場和既有停車場立體化外,建請停管處強化停車的市場機制和停車管制效能,提高市民交通便利程度。
提案委員
  • 毛柏元
    毛柏元
屆次
第3屆
提案日期
2024-04-13
案由
除了新建停車場和既有停車場立體化外,建請停管處強化停車的市場機制和停車管制效能,提高市民交通便利程度。
提案說明
  1. 目前台中市汽機車數量總數約300萬,平均每一位台中市民都有一輛汽車或機車,每千人擁車數更為全國之冠,這麼多私有載具除了表示台中市經濟成長之外,同時也要面對城市治理,尤其是解決停車位難找的問題。
  2. 為了解決停車問題,市府在台中交通網app以及台中通app中,皆設有停車位資訊查詢,以利市民尋找車位。但兩者顯示剩餘車位方式不同,台中通作為一個整合式的資訊平台顯然較難使用。
  3. 目前多數停車場或路側停車格是以1小時或半小時為基準計價,加上路側停車格大多仰賴人力開單,有時候無法確實依據停放時長計價。當市場效率降低,就容易產生較高成本,導致降低停車位周轉率。
辦法建議
  1. 參酌台南市作法,設立路側感應式停車柱,讓路側停車格停車場化。該市交通局認為智慧停車管理是重要的施政目標,當民眾停放於「智慧路邊停車格」時,一旁的計費柱會辨識車號並紀錄停車起迄時間,不再需要在擋風玻璃夾繳費單;當民眾停畢欲駛離前,可持電子票證(一卡通或悠遊卡)於計費柱感應繳費,亦可於駛離後翌日起使用台南好停APP行動支付,或至四大便利超商補單繳費,付款方式多元方便。

  1. 縮短計價時間,提高市場效率,確實課徵使用者所消耗的公共空間資源。例如部分停車場改以10分鍾,甚至以每分鐘為單位計價,以增加流動率。
  2. 引進類似於uber叫車的市場訂價機制,讓停車位價格依使用率和時段調整,因應尖峰及離峰的差異。自動調整,彈性計價,促使維持使用率在90~50%之間。例如:依計費單位統計,使用率大於90%便調高,低於50%便調降。
  3. 整合台中交通網app和台中通app雲端公佈即時車位價格及佔用狀況,因為台中通app裡面的尋找車位資訊系統資訊混雜、沒有分設gis圖層,難以使用。
研處意見
交通局
  1. 截至113年2月本市已於停車需求較高累進、差別之路邊收費停車格佈設約7,382格地磁感應設備並結合開單作業,地磁設備可自動偵測車輛進出停車車格時間,開單員開立停車單後,即可自動偵測車輛停車時間並計算停車費用,有效提高開單效率,提升車格周轉率。民眾駛離車格15分鐘後,即可利用行動支付APP掃描「線上繳費及查詢專用QR-CODE」查繳停車費。另臺中市交通局規劃區區智慧停車計畫,除逐年持續擴大辦理埋設地磁設備外,並分年期設置影像辨識車格,目標至119年本市地磁車格達21,000格,影像辨識車格達6,000格,以打造智慧、便利之路邊停車環境。
  2. 本市停車收費係依據「臺中市公有停車場收費自治條例」規定辦理,該自治條例第四條規定之臺中市公有公營停車場收費標準表中,已明定各式停車收費率種類級距及方式,如甲種費率為20元/時、乙類費率30元/時、丙類費率40元/時、丁種費率50元/時、戊類費率60元/時及己類費率20元/每日計次,且亦有以小時計費或30分鐘計費方式。
  3. 另依據「臺中市公有停車場收費自治條例」規定:未收費公有停車場於預定收費時間內,平均每小時停車數高於停車位總數百分之六十時,得納入收費範圍。故停車管理單位據此    原則,持續定期檢討,凡符合者皆予以納入收費管理。
  4. 此外,路邊停車格是公共造產物,每個市民均有公平使用權利,由於各停車區位、特性不同,所實施的停車管理策略也不盡相同,停車格收費可有效促進供需轉換,避免車位遭長期佔有,本局滾動逐條檢視評估全市收費路線供需情況,調整收費管理政策,並依區域、流量、時段之不同檢討停車供需,研訂定合理且適切的路邊停車費率,提升停車格位周轉率。增加停車格的周轉率,擴大停車空間,嘉惠更多市民。
小組決議內容

請交通局將台中通App的停車位資訊查詢導向台中交通網App下載平台並研擬分鐘計費方式,倘有法規限制建請一併釐清。

最新辦理情形

(更新至113年5月20日)

交通局

一、本案經查台中通app中之停車位資訊查詢,顯示剩餘車位方式為連結至停管處之網頁進行查詢,已於113.04.22將本局網站之查詢地圖下架,並將連結導向至台中交通網APP下載平台,統一以台中交通網APP查詢停車資訊。

二、本局將視路邊停車格硬體設備條件,且兼顧收費管理措施公平性滾動研議收費措施。

:::
地址:407610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
瀏覽人次 1604163
2020 © 台中市政府 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 版權所有
  •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