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
-
暫不參採2024-01-27建請市府研擬跟進台北市,合理降低台中市的高中班級學生數。
-
林浩民
-
趙御婷
-
林姵萱
-
康平皓
-
許丞揚
-
陳逸軒
-
吳家淇
-
賴彥丞
-
鄭奕宏
-
王翊宸
-
王健豪
-
許善淳
-
賴宥澄
-
林浩民
-
紀峰瑞
-
翁呈侑
-
葉政勳
本市於2023年9月發佈的主計處統計簡析曾言:「班級人數亦逐年減少,每位學生所獲教育資源相對增加」,不論教育局處官方代表、乃至於學生與教師都深知班級學生數降低有助於提升教育品質與資源。但台中市111學年單計高中普通班學生數高達36.7人(相較下,全國的平均值為31.2人)。
教育部方面在專題報告並備質詢時,曾表示,將逐年調降每班學生人數上限,高中目標是每班25人;台中市教育局也曾於去年受採訪時指出,台中市高中職校每班人數會將持續視學生人數狀況,及教育部與其他直轄市編班人數情形,配合推動高中精緻化教育再評估;根據前次11月時的小組會時的書面研處意見可知市府「將持續視學生人數與學校招生狀況,及教育部與其他直轄市編班人數情形,配合推動高中精緻化教育」。
此外,根據小組會的市府代表答覆,可知台中市的官方態度是不願做領頭羊,希望可以依循其他指標性都市之例再行跟進─當時府方代表便表示目前教育部、台北市等並未有調降班級人數的計畫,因此台中也暫未有此規劃。
但根據台北市後於2023年11月16日之新聞稿,「113學年度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每班學生人數調降至34人、私立高中職每班調降至47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https://reurl.cc/RWnLRg),是因應少子女化趨勢及配合108課綱之推動,並提升教育品質及精緻辦學之故。台北市亦有多所知名高中主動申請減班,目前預估113學年度調降後,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招生人數將較前一學年減少879人。
此次已有前例可循,且台中市為台灣第二大城市,高中生數量亦較台北市相差不遠,且若台中比照台北辦理減少高中班級人數,減少之招生人數應較台北更少。在素養導向、各科探究實作的推行下,教師的負擔逐日增加。但不僅是教師的勞逸不均、能者過勞現象外,較高的班級人數也會成為教師在規劃作業、執行探究時的阻礙。根據過往訪談包含待過六都學校的全台多位教師經驗,每班人數越多、越難精緻地施行探究實作,加上多年未調整的基本鐘點與各校普遍存在的超鐘點之下,認真的老師們多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委屈自己或學生而降低探究的精緻程度。
又,如下方圖表整理可知,台中與台北的高中學生數近十年來的變化趨勢幾乎一致,因此若台中市教育局可研擬比照台北市於113學年調降各班級學生人數,會是個合理且有效提升教學品質、降低教師負擔的多贏政策。
如案由。
- 查本府主管高級中等學校之每學年度招收新生班級人數,自106學年度起迄今,公立學校普通科由每班40人調降至35人,專業群科及綜合高中學程由每班38人調降至35人;另私立學校專業群科及綜合高中學程由每班48人調降至45人(普通科未有調整,維持每班45人);又公、私立學校進修部由每班50人調降至40人,合先敘明。
- 次查教育部113學年度就教育部主管之國立及私立高級中等學校,仍維持以國立學校每班35人、私立學校每班45人(不含進修部),作為每班招收人數之原則。
- 據此,考量學生就學及教師教學權益,本案擬評估邀集教師組織代表、家長團體代表及各類學校之校長代表,溝通研商取得共識(含是否調整、調整方式及實施學年度)後,再依共識結果辦理。
請局處再行研議。
(更新至113年6月7日)
有關調降班級學生人數,經蒐集國中教師、高中職校長及家長代表意見,現今公私立學校收費仍有大幅差異下,倘調降每班學生人數,不利弱勢學生就學,爰本案暫不參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