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
:::
:::

提案

最後修改: 2024-07-12 14:53:31
  • 部分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2-09-17
    建請台中市政府成立專責青年事務組織『青年發展委員會』或於台中市政府市長室下設置『青年發展專案辦公室』,直接隸屬於市長層級之下,修正跨局處間溝通、橫向協調與局處組織邊界認定的問題,有效優化台中市對於青年友善各項政策、深化青年公共參與的能力與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言,提請討論。
提案委員
  • 賴建宏
    賴建宏
  • 藍鼎清
    藍鼎清
連署委員
  • 楊鈞
    楊鈞
  • 温柏淳
    温柏淳
  • 阮大銘
    阮大銘
  • 呂嘉穎
    呂嘉穎
  • 吳肇桐
    吳肇桐
  • 賴瑞淇
    賴瑞淇
  • 陳燕慈
    陳燕慈
  • 楊志鴻
    楊志鴻
  • 張一中
    張一中
  • 毛柏元
    毛柏元
  • 鄭又銓
    鄭又銓
  • 江佳紘
    江佳紘
  • 林沛瑾
    林沛瑾
  • 戴家銘
    戴家銘
  • 陳詩凱
    陳詩凱
  • 蔡心瀠
    蔡心瀠
  • 陳鈺
    陳鈺
  • 莊皓仁
    莊皓仁
  • 蘇柏丞
    蘇柏丞
  • 陳泓元
    陳泓元
  • 黃鼎鈞
    黃鼎鈞
  • 吳宛庭
    吳宛庭
屆次
第2屆
提案日期
2022-09-17
案由
建請台中市政府成立專責青年事務組織『青年發展委員會』或於台中市政府市長室下設置『青年發展專案辦公室』,直接隸屬於市長層級之下,修正跨局處間溝通、橫向協調與局處組織邊界認定的問題,有效優化台中市對於青年友善各項政策、深化青年公共參與的能力與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言,提請討論。
提案說明
  1. 青年是促進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及科技創新的關鍵動力,行政院也依照聯合國「世界青年行動綱領」的政策面向及先進國家的青年政策重點,集結中央各部會及整合資源訂定《青年發展政策綱領》,以開展青年的六項關鍵能力——健康力、創學力、公民力、全球力、就業力及幸福力為施政目標,由此可見青年的聲音於台灣在世界發展的進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青年議題並非是單一族群的課題,而是需要跨部會、跨局處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從現行措施調整、資源再分配或創新方案的設計,讓政策可以更趨於民眾所需,也更能把市府的預算用在刀口上。但依照過往台中市青諮委員在提出相關的建議與方向後,因跨局處缺乏高度整合、溝通與協調的狀況,造成很多有創意的構想無法具體執行到位。
  2. 經查台灣六都對於青年事務的規劃,台北市政府設置青年事務委員會,主責青年住宅、成家育兒、就業創業、旅遊志工、公共事務參與;新北市政府設置青年局,主責職涯發展、創業資源、青年政策綜合規劃;桃園市政府設置青年事務局,主責職涯發展、公共參與、青年政策綜合規劃;高雄市政府設置青年局,主責職涯發展、創業輔導、資源整合、青年政策綜合規劃;台南市政府設置青年事務委員會,主責青年政策綜合規劃、公共參與。除了台北市與台南市為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架構外(而委員會的組成皆是青年事務相關的局處首長為當然委員),其它三都皆有獨立專責的青年局來統籌青年事務。由此可見,青年的聲音與創意更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更可以從各市政府在組織層級的設計,看出市府對於青年發展與意見的極度重視。反觀台中市政府目前處理青年相關事務是分散在勞工局、教育局、研考會…等局處執掌,不止缺乏局處間的橫向溝通與整合,與青年間的互動上還缺乏些專業性。如果能有效善用青年的創意與想法,可以更深化盧市長秀燕「青秀台中」及青年入府的政策決心。
  3. 綜觀各縣市所設立的青年局/處或青年事務委員會的橫向溝通作業與KPI認定的相關問題,通常不是因為層級平行或低於其他府內單位而影響政策執行的效能,就是因為青年政策的相關預算被分散在不同局處所造成的重工或資源浪費的現象,致使政策整體執行上的成效不彰。
  4. 青年族群議題所涵蓋的需求及面向較廣,若依照局處定的範疇與業務邊界運作,常有橫向協調、主觀認定跟跨局處績效指標衝突…等各項問題。且各局處既有計畫除了青年外也亦有其他族群的共用性,故導致在對應青年議題時常施不上力,因此需要一個由上而下,總體總籌的規劃協調組織來協助運作,不是為了再分食各局處的資源,而是如果透過總體規劃的方式、系統化做法,有效在各局處間針對「青年」政策提供一體化的方案,以減緩現行對青年族群政策的缺口。例:青年創立農企業這案例應該怎麼被執行及跨局處合作?
辦法建議
  1. 綜整台中市政府各局處單位相關青年業務,轉由新設置之「青年發展局」統籌、規劃與執行(市府內局處設置相關規定請見附件一),設置時也須避免過冗的組織設計與人事花費,基礎業務內容包含如下:勞工局2019年所設置之青年事務股,職責為一站式就業創業服務,經發局所設置之產業及青年發展科,職責為產業發展、青創夢想家計畫、SBIR產業創新研發、創業孵化、地方創生…等,上述兩局處雖說皆設有相關單位,但是因業務邊界的定義與認知的差異,導致現行不管是在青年創業、青年就業都有出現矛盾狀態,並非是有效溝通,而且雙邊的層級不高,故很難以系統性的方式做總體規劃,導致相關措施未有完整配套。教育局高中職教育科內青年職涯發展相關職責為國際交流、志工服務,研考會青年參與相關職責為公眾政策參與、青年諮詢委員培力;且該局首年的年度預算(或已編列的年度預算)在不影響及排擠原業務局處的預算分配和使用下,將原本相關業務的預算流 用至該單位,待欲擬定新的年度預算時,再依照合理的原則進行府內局處的預算分配。
  2. 在未來工作跟產業業態界線越來越模糊的趨勢下,除了原本台中市青年發展局的設置下,尚須相關單位的橫向連結,故設置如下:A.職涯發展科,綜管青年就業、創業、職涯發展、地方創生、國際交流與志工服務,業務執行依業務相關性協同勞工局、經發局、教育局共同辦理,讓青年針對職涯發展等相關問題有單一窗口進行諮詢與辦理;B.公共參與科,綜管青年政策綜合規劃、青年諮詢委員培力、審議民主培訓,業務執行依業務相關性協同研考會、教育局共同辦理,有效培力青年諮詢委員對市政議題的審議能力,也能透過青諮委員擴大公共參與,運用審議技術廣蒐青年意見。
  3. 承上述兩點,如現行狀況下有窒礙難行的話,則建議於市長室下優先設置「青年發展專案辦公室」,運作模式可參考如「台中市政府永續發展及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讓青年政策相關的議題可以在系統性的總體規劃概念下,有效針對青年族群的各項需求來進行統籌,除了避免人力預算的缺口外,同時也能針對原先各局處的業務進行橫向協調與強化,也避免出現非專業領導領域專業的現況,在各局處間能有效被串接與整合,改善過去各局處在青年議題上的主觀認定,轉而以青年發展的大局來做系統化的規劃及統籌。
  4. 有效運用當屆青諮委員,除了現有提案方式做為政策建言管道外,亦建議各局處於須研討政策相關會議時邀請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青諮委員共同列席。未來即把參與各局處會議次數及提出有效建議數做為青諮委員的KPI之一,真正發揮「青諮委員」的影響力與效益。
  5. 以上辦法皆需訂定相關的執行期程,並市政公開透明讓民眾可快速追蹤與查詢。
研處意見

經濟發展局回復:

  1. 為協助青年創業發展,本局以產業到產業的思考方向,從臺中優勢產業中找尋需求缺口,扶植發展相對應的青創企業媒合界接,藉由臺中優勢產業力量帶動整體創業發展,並透過打造青年創新創業單一服務窗口、創業資源串聯、創業轉型升級、創業媒合輔導等政策來達成。
  2. 為落實前述創業輔導政策,本局透過青創夢想家專案辦公室單一窗口,提供創業後階段輔導資源及轉介諮詢協助,推動各項創業輔導計畫(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青創貸款、創櫃板登錄輔導、協助申請中央資源、創業競賽及媒合等),給予青年創業最直接的資源管道。
  3. 本局著重於創業後階段輔導,針對已營運之青年創業及中小企業給予公司從1到N的成長期資源,如地方型SBIR計畫協助青創業者再突破創新發展、各項交流媒合會提供建立商機的最佳場合、輔導創櫃板登錄邁向資本市場永續經營等,與勞工局針對摘星青年微小型、就業型創業輔助,及大專院校學生協助就業措施與職能體驗等有明顯不同。後續將配合本府青年政策規劃,專注提供青年創業後階段之輔導資源,藉由臺中優勢產業力量帶動整體創業發展。

 

勞工局回復:

  為增進青年就創業能力,本局已於108年成立青年事務股,辦理包括青年一站式創業服務、青創基地、職場體驗、青創貸款利息補貼、大專青年公部門暑期工讀及辦理青諮會就業經濟小組會議等相關業務。為增進服務量能,本局刻正盤點青年相關事務,並朝整併既有單位改組為青年暨就業服務處之方向規劃,預計112年完成,以強化資源網絡的整合與協調,提供青年多元面向的專業服務。

 

教育局回復:

倘未來成立青年專責單位,涉本局業務者將配合協辦。

辦理機關
經濟發展局、勞工局、教育局、研考會
大會決議內容

後續將以府層級常態性召開青年聯繫會報方式研議,俾利協調各機關青年業務執行情形,屆時將邀請青諮委員代表參與會議。

最新辦理情形

(更新至112年6月30日止)

經濟發展局:

擬配合研考會規劃辦理。

勞工局:

本局將依前次會議決議,屆時參與青年聯繫會報。

教育局:

倘未來成立青年專責單位,涉本局業務者將配合協辦。

研考會:

將視青諮會運作有窒礙難行需協調之處,辦理聯繫會報,俾利業務之推動。

:::
地址:407610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
瀏覽人次 1595962
2020 © 台中市政府 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 版權所有
  •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