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
-
部分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4-05-19建請市府將地崁式斑馬線警示燈及感應式照明設備等安全警示標記持續擴大應用範圍。
-
陳宜湧
前言:
市政府於2018年底,台中市政府交通局,於民權路與三民路口推出「行人穿越線紅綠燈」,並於2023年首度在路口,試辦感應式照明設備。
不只台中,走到國外,「地面上的紅綠燈」早有前例。包括南韓、以色列、荷蘭、德國等國家的城市,都出現了不同造型的地面紅綠燈。為什麼這麼多外國城市要花錢加裝地面紅綠燈?抬頭看不就好了嗎?這要從智慧型手機說起,隨著它越來越普及,大批「低頭族」誕生。
這些人在路上邊走邊滑手機,行動變得緩慢且無視周遭,行為舉止如同被手機制約的喪屍,因此被戲稱為「智慧殭屍」(smartphone zombies,簡稱smombie)。地面紅綠燈就此應運而生──不少歐洲城市的地面紅綠燈,會隨著實際燈號變換,甚至不時閃爍提醒,讓低著頭的行人也能注意。
(以上節自: https://futurecity.cw.com.tw/article/1094)
除上述之優點,地崁式斑馬線警示燈及感應式照明設備等安全警示標記可以提供視障或聽障甚至是聽視障雙重障礙人士更安全的用路環境;依照個人於實際於路上之行車感受,此設備對於開車及騎車族群也有一定效益,感應式照明設備除提醒行人外,也可以提醒開車及機車族群,紅燈即將結束,對於行車視線部分行車駕駛人,會認為這樣的照明燈,會有點刺眼,這部分影響感受上並不大。
現況:
一、行人穿越線紅綠燈
於2018年底於民權路與三民路口推出,但依照google地圖上判斷,應於2022年四月至2023年三月之間遭到撤除。
但此裝置除對於一般行人效益極佳外,對於視障或聽障甚至是聽視障雙重障礙人士可以提供更安全的用路環境。
2022年路口
2023年路口
韓國奉恩寺前(實際走訪效益極佳)
二、感應式照明設備
目前試辦路口,天色一暗,只要行人綠燈亮,照明燈會跟著亮,剩7秒時,則閃燈警示。
今年(2023年)台中市府,還會再盤點出20處路口,加裝這套設備,確保夜間行人,路口通行,能多點保障。(出處:台中市交通局)
但經觀察後,個人於2023年第一次於文心路上第一次看到此設備時,的確只要行人綠燈亮,照明燈會跟著亮,剩7秒時,則閃燈警示。
但於2024年初時,在經過文心路多個路口時,發現有些路口的未開啟照明,有些未於行人綠燈剩七秒時開始閃燈。
圖片出處:實地拍攝
圖片出處:民視新聞
建請市府
- 地崁式斑馬線是否可以重新評估並運用於觀光客較多之觀光地點,感應式照明設備主要提供行人夜間照明,於照明足夠之路口是否可以改採用地崁式斑馬線提供行人及聽視障人士更安全之用路環境。
- 感應式照明設備目前較多設置於捷運沿線,是否可以持續往其他夜間照明較不足之路口,持續擴大應用,持續提供行人及身障人士更好之用路環境。
- 期望能透過持續宣導使開車族群可接受此感應式照明設備之有利之處,並期能夠於以裝置之路口持續運用,並堅持初衷,持續提供行人及身障人士更好之用路環境。
- 因地崁式設備於路面AC刨封時或來往車輛重壓時容易故障 且維護不易導致效益不佳,目前將優先採用放大型行人燈及綠斑馬等措施來提升行人安全,未來將研議更適切的方案進行改善。
- 本局持續精進創新交通設施行穿線照明燈,行穿線照明燈與路口紅綠燈連線,行人綠燈亮起,照明燈一起點亮,發揮「人一走來,燈光就亮起」效果,盼減少行人穿越馬路的風險,維護用路安全,在夜晚視線欠佳時,行人的能見度大為提升,本局目前除捷運沿線設置行穿線照明燈外,也於行人量較大之路口設置,前共設置 23 處,後續將續擴大設置點位,提供行人及身障人士更好之用路環境。
- 本局將持續於新聞媒體及本局臉書宣導行穿線照明燈,並提醒駕駛人停讓行人,提供行人友善用路環境,也將擴大設置行穿線照明燈於夜間照明不足及行人量大處。
如研處意見,並將委員建議事項列入參酌。
(更新至113年10月21日)
- 因地崁式設備於路面AC刨封時或來往車輛重壓時容易故障且維護不易,導致效益不佳,目前將優先採用放大型行人燈及綠斑馬等措施來提升行人安全,未來將研議更適切的方案進行改善。
- 本局持續精進交通設施行穿線照明燈,行穿線照明燈與路口紅綠燈連線,行人綠燈亮起,照明燈一起點亮,發揮「人一走來,燈光就亮起」效果,減少行人穿越馬路的風險,維護用路安全,在夜晚視線欠佳時,行人的能見度人為提升,本局目前除捷運沿線設置行穿線照明燈外,也於行人量較大之路口設置,目前共設置23處,後續將持續擴大設置點位,提供行人及身障人士更好之用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