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主要內容區
:::
:::

提案

最後修改: 2025-01-08 08:58:04
  • 完全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4-07-13
    【小組提案送大會(原2024-05-19社福文教組第2次小組會議提案)】建請市政府審視勞工局「外勞事務科」之業務單位名稱,考量社會慣用語及對跨國勞動者的尊重與接納,為避免「外勞」標籤與污名疑慮,彈性調整業務單位名稱,塑造多元文化共融的友善城市。
提案委員
  • 廖元瑜
    廖元瑜
  • 賴宥澄
    賴宥澄
  • 紀峰瑞
    紀峰瑞
屆次
第3屆
提案日期
2024-07-13
案由
【小組提案送大會(原2024-05-19社福文教組第2次小組會議提案)】建請市政府審視勞工局「外勞事務科」之業務單位名稱,考量社會慣用語及對跨國勞動者的尊重與接納,為避免「外勞」標籤與污名疑慮,彈性調整業務單位名稱,塑造多元文化共融的友善城市。
提案說明
小組提案案由:

建請市政府研擬將勞工局「外勞事務科」之業務單位名稱,更名為「移工事務科」或他名。

小組提案說明:
  1. 「外勞」是外籍勞工的簡稱,原指遠離家鄉到國外工作者。然而隨台灣社會刻板印象的強化,外籍勞工經常和負面新聞掛鉤,外勞之名逐漸成為帶有貶意、歧視意識形態的指稱,且在語言上預設內、外差異,更會被不經意當成外人。
  2. 而「移工」又稱「移住勞工」或「國際移工」,廣義上更強調透過「移動」、「遷移」來求職或工作者。為表示對移工族群的肯定與尊重,經參考民間團體及各國慣用語,建請使用較具友善性用語「移工」稱呼。
  3. 中央機關勞動部亦用業務單位名為「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建請市政府或可多加參研其他縣市勞動(工)主管機關科室名稱。
  4. 內政部移民署亦於2019年5月1日起將外僑居留證上的居留事由自「外籍勞工」更名為「移工」。
  5. 根據市政府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本市產業移工及社福移工共計有107,359名,佔全國移工總人數約16%。鑒於移工對社會及經濟結構的重要性,本市更應成為善待移工的溫柔城市。
  6. 基於行政機關用詞一致性,建請市政府於更名後協助宣導,並請於各項文書及對外發言使用「移工」之友善用語稱呼。
  7. 本案涉及修改臺中市政府勞工局組織規程等相關法令,變更涉及層面影響較廣泛,建請本府勞工局與府本部針對本案討論。
大會提案說明:

一、台中市擁有全台人數第二多的移工族群

  根據市政府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本市產業移工及社福移工共計有107,359名,佔全國移工總人數約16%,移工人數為全台第二多,移工對台中社會及經濟結構有顯著的重要性。

  台中已是台灣人的宜居城市,也是接納與包容移工的宜工城市,在勞工局下設有外勞事務科,專責外國人工作相關事務,為國人及移工建立僱傭關係。

二、外勞稱謂的疑慮與混亂

  台中勞工局外勞事務科對於服務族群所使用的詞彙「外勞」,許多民眾表示可能具有標籤與污名化的疑慮,期望開放討論與符合社會需求合宜調整,讓台中成為尊重、包容、接納所有族群的友善共融城市,不遺漏任何一人。
  勞工局官網使用文字,目前外勞與移工稱謂混用,易造成民眾混餚與困惑。例如:企業服務中,使用的是「移工」:「聘雇外籍『移工』法令需知、聘僱外籍『移工』前求職登記程序、外籍『移工』入境通報」。外勞事務科工作內容中,使用的也是「移工」:「辦理『移工』查察、『移工』勞資爭議之協調、『移工』安置庇護等」。甚至,相關法規內文也是使用「移工」稱謂。民眾到外勞事務科,卻辦理移工事務,難免讓人感到混亂。

三、名詞釋義-外勞vs.移工

  「外勞」是外籍勞工(Foreign Workers)的簡稱,原指遠離家鄉到國外工作者。然而隨台灣社會刻板印象的強化,外籍勞工經常和負面新聞掛鉤,外勞之名逐漸成為帶有貶意、歧視意識形態的指稱,具標籤化和污名化的意涵。
  根據代表性文章,由社會學藍佩嘉教授所寫<種族歧視修辭學>指出:
「外籍勞工」一詞來說,其字面意義涵蓋所有非中華民國籍的勞工,然而,該詞具有特定的階級與種族意涵,指的是來自東南亞「低度發展」國家的藍領勞工。在台灣社會新聞中,充斥對東南亞外勞的刻板印象,把東南亞移民建構為危險、落後、不衛生、不文明的族類。來自歐美日本的工程師、經理階層與外語教師,則被媒體尊稱為「外籍人士」。
  甚至,最高檢察署電子公布欄的政策宣導<別再稱呼「外勞」了!>內文:
「外勞」原為外籍勞工之用語簡稱,惟近年來「外勞」一詞因長期遭標籤化及污名化,導致帶有歧視意涵。為表示對外籍移工的肯定與尊重,經參考民間團體及各國慣用語,請使用較具友善性用語「移工」和「失聯移工」稱呼。
  而「移工」(Migrant Worker)又稱「移住勞工」或「國際移工」,廣義上更強調透過「移動」、「遷移」來求職或工作者。為表示對移工族群的肯定與尊重,已被學術、社會大眾、政府單位廣泛使用。
  此外,移工是一個更加廣義的詞彙,包含了各種不同國家、地區、行業、職業的跨國勞動者,可見文化多元主義的內涵。外勞則是一個相對狹義的詞彙,只指特定國家或地區的外籍勞動者,在語言上預設內、外差異,會在不經意間被當成外人,區分你我,彰顯種族主義的概念。

辦法建議
小組提案辦法:

同上開案由及提案說明。

大會提案辦法:

一、使用案例與現況-去「外勞」,使用友善性用語「移工」

(一)台灣政府機關   

  1. 勞動部跨國勞動力管理組:
    • 科名:第一科業務移工政策、第二科業務移工管理及權利義務
  2. 內政部移民署:
    • 服務內容:於2019年將外僑居留證上的居留事由自「外籍勞工」更名為「移工」。其他服務包含:移工關懷活動、移工出入進許可、檢舉非法移工專線等。
  3. 其他縣市政府機關:
    • 全台17個縣市政府,有13個地方政府使用「非外勞」的科室名稱。例如:
      • 桃園市政府勞動局:跨國勞動事務科-移工事務服務
      • 新竹縣政府勞工處:勞工福利科-移工事務
      • 宜蘭縣政府勞工處:勞動行政科-辦理外籍移工管理相關事務

(二)台灣民間團體案例

  1. 非營利團體-One forty「移工與外籍勞工的差異?從零接觸移工議題的你,一定要看!」
  2. 營利團體-惠群人力外勞仲介「移工議題的基本認識:為什麼不能叫外勞」

(三)社會大眾討論
  Google關鍵字搜尋「外勞」共有34,400,000筆資料,而關鍵字「移工」則高達72,100,000筆資料,是前者關鍵字的2倍之多,顯見社會大眾對於移工的討論度高、使用度高,也是現在台灣社會普遍的用字選擇。

二、討論與建議

(一) 建請市政府考量現行社會大眾的用字習慣,以及對於跨國勞動者的尊重與接納,彈性調整市政府的業務單位名稱,以利民眾理解,加以促進社會多元文化發展。

(二) 建請具多元族群文化的台中市政府使用合適稱謂,避免陷入標籤與污名疑慮,並以更加主動、積極的行動,引導台中市成為多元文化共融的城市。

(三) 若勞工局有納為參考事項或調整規劃,請問勞工局預計調整之期程?青諮委員如何協助與追蹤本案?

研處意見
小組提案研處意見

勞工局

有關委員提案事項,說明如下:

  1. 「外勞」是「外籍勞工」的簡稱,意指「不具有該國籍,而於該國就業之勞動者」,考量該名詞已長期為國人所使用,口語表達上更為市民所熟悉,且經查現亦為其他地方政府機關業務單位所採用,如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設有「外勞檢查課」、「外勞諮詢課」,新北市勞工局設有「外勞服務科」,爰本局目前採「外勞事務科」之名稱。
  2. 本案涉及本局組織規程之修訂,倘未來本局有組織調整之規劃,本案委員的意見,本局將一併納為重要參考事項。
大會提案研處意見

勞工局

有關委員提案事項,說明如下:

  1. 本局相關公文書、資料,及對外新聞發布、活動辦理,凡涉及「外籍移工」之用語,業統一使用「移工」或「外國工作者」等名詞,且相關計畫均已依照勞動部標準,改以「外國人〇〇〇計畫」方式命名,如「外國人安心培力照護提昇計畫」。
  2. 另因本案涉及本局組織規程之修訂,本局已在評估研議中,倘有結論或具體期程將另行向委員報告。
小組決議內容
  1. 本案提送大會討論。
  2. 請參酌委員意見研議。
辦理機關
勞工局
大會決議內容

依局處意見辦理。

最新辦理情形

(更新至113年12月15日)

勞工局

本案已參採委員建議修正本局組織規程,刻正送審中,俟本局組織規程修正通過後,將依規辦理相關更名作業。

:::
地址:407610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三段99號
瀏覽人次 1593450
2020 © 台中市政府 青年事務諮詢委員會 版權所有
  • 通過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 我的e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