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
-
部分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4-05-19建請建設局試辦摺疊庇護所,與流浪動物宣導講座,促進動物福祉,與人類間友善生活共融。
-
吳家淇
台中火車站、清水、龍井、烏日、霧峰等區域,是遊蕩犬出沒熱區,遊蕩犬聚集不僅造成當地居民、遊客人心惶惶,且影響市容發展。
雖然政府有持續推動流浪犬TNVR,並增加量能與預算,能有效控制流浪動物數量增加。TNR僅能控制數量,無法避免遊蕩犬攻擊、誤傷人類。
原放後的犬隻需與人類共存環境,為了果腹,不得不在社區中翻找垃圾桶找食物,對於民眾有一定的困擾外,有時若遇颱風等惡劣天氣,又得到處尋覓棲身之所,躲進住家、工廠、車站、汽車底等環境,既無助亦容易跟人類發生衝突,可說危機不斷。
流浪動物一直是市區裡引發關注與衝突的議題,有些民眾因為牠們亂翻食物、威嚇路人、追車而感到困擾,「毒狗」、「毒貓」等事件仍然存在。加上有些民眾樂於餵食牠們,以至於流浪動物聚集造成環境問題。
為了減少在地居民的不滿,以及提升流浪動物福祉,如何友善保護牠們在城市中與人類共好生活下去是我們值得討論的。
- 建請市府考慮試辦試辦摺疊庇護所(如下圖)。
摺疊庇護所由於設計上簡單方便,可以折疊收納,不佔用街道空間。並遵循 3R 原則「Reduce, Reuse, Recycle 」(精簡、再利用、可回收),使用再生材質以鋼鋁製成的小型庇護所,朝外那面設計容易理解的圖示,只要簡單的幾個步驟,便能將結構體展開;裡面也設計可以放碗的凹槽,一方面不會讓地面留下食物殘餘、導致環境髒亂,也能確保水及食物的乾淨衛生,不讓傳染疾病滋生拓展。
再者,外觀設計上能搭配對於動保概念的宣導引導圖式,使民眾開始去思考關心流浪動物議題,以及與動物共存議題,更認識流浪動物,而不是懼怕、傷害牠們。
這不僅是提供流浪動物遮陽避雨的空間,同時盡可能地減少人狗之間的衝突,讓更多看到小型庇護所的人能夠開始去思考關心流浪動物議題的共融建設。
二、建請市府從遊蕩犬氾濫等地區試辦,與在地社區合作,宣導與辦理流浪動物等相關講座。
相關文字與圖源:
https://reurl.cc/378gDl
依據「臺中市公園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第13條第16項禁止飼放、棄養動物或餵食野生動物。本府建設局權管公園綠地不宜留置遊蕩犬,並禁止民眾餵養行為,以避免遊蕩犬攻擊民眾,及造成公園環境髒亂或製造噪音等問題,並成為民眾棄養犬隻地點。
有關建議設置折疊式庇護所,建請動保處統籌規劃。
一、關試辦摺疊庇護所放置於本市遊蕩犬出沒熱區案,考量本案需先將試辦區的環境清潔打掃、人事管理費用及現階段使試辦區周圍鄰里居民接受難度甚大,擬暫不參採辦理。
二、有關辦理流浪動物相關講座,本市動物保護防疫處持續以多元方式進行生命教育的推廣,本(113)年除委託動物保護相關團體至各級學校辦理「動物保護暨狂犬病防疫校園學生巡迴教育宣導」及「教師動保巡迴宣導」巡迴講座,使動保觀念紮根校園,讓愛護動物的種子深埋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心中,另創新辦理「幼兒園動保戲劇巡迴宣導」,透過生動活潑的戲劇形式在校園進行動保觀念的傳遞,讓孩子們透過沉浸式的戲劇體驗學習到愛護動物的重要性。此外,為使動物保護實踐於生活中,動保處本(113)年舉辦適齡、適性、活潑的「幸福毛孩生活課程」及「浪愛有家關懷動物講座」系列課程講座,將友善動物及正確飼主責任觀念深植市民心中,減少末端問題產生。
如研處意見,並將委員建議事項列入參酌。
(更新至113年10月21日)
- 依據「臺中市公園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第13條第16項禁止飼放、棄養動物或餵食野生動物。本局權管公園綠地不宜留置遊蕩犬,並禁止民眾餵養行為,以避免遊蕩犬攻擊民眾,及造成公園環境髒亂或製造噪音等問題,並成為民眾棄養犬隻地點。
- 有關建議設置折疊式庇護所,建議由動保處主政辦理。
有關動保教育宣導推廣情形,113年度辦理說明如下:
一、推動校園巡迴教育宣導,113年1-9月辦理117場次,宣導人數約19,525人次。
二、針對各年齡層之市民辦理「浪愛有家關懷動物講座」及「幸福毛孩生活課程」2系列講座,113年1-9月辦理15場次,宣導人數約613人次。
三、辦理動物之家參訪導覽,113年1-9月辦理30場次,導覽人次計72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