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案
最後修改:
2024-12-04 11:07:36
-
完全參採
規劃中
辦理中
已完成
2024-10-19改善台中市街友物資發放過剩問題,維護市容及資源管理的可持續性計畫。
提案委員
-
蘇盈圲
屆次
第3屆
提案日期
2024-10-19
案由
改善台中市街友物資發放過剩問題,維護市容及資源管理的可持續性計畫。
提案說明
目前社會大眾和慈善團體對街友的物資援助出於好意,但由於缺乏統籌和協調,物資發放往往出現過剩的情況。一些特定區域的街友可能因重複領取同類型物資,如衣物、食物等,而導致這些物資囤積,甚至成為垃圾,對市容和衛生環境造成影響,甚至可能成為潛在的衛生和安全隱患。
提案旨在通過建立更系統化的物資分發和回收機制,解決街友物資過剩和分配不均問題,同時維護市容整潔,提升公共資源利用的效率。希望通過與政府、社會團體及公眾的協同合作,為社區創造更和諧的環境。
辦法建議
針對台中市物資發放過剩及不均的問題,以下是幾項具體建議,以降低物資囤積及不均問題,並有效改善市容:
- 物資需求評估機制:設立一個線上或實體的「街友需求評估平台」,由社工及志願者定期對街友群體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即時需求。將調查數據公開,讓捐贈者和慈善組織依據需求進行定向捐贈。
- 物資統籌發放系統:結合社區及街頭的物資發放點,建立統一的發放登記制度,避免街友重複領取相同物資。
- 物資回收與再利用計畫:建立街友物資回收機制,對多餘或不適合的物資進行定期收集和回收處理,減少街頭物資堆積。
- 公眾教育與宣傳活動:提倡理性捐贈,鼓勵公眾在捐贈前查詢平台需求,避免重複或不必要的捐贈。並與各大媒體合作,推廣有關捐贈過剩的負面影響,提升市民對街友需求的認知。
研處意見
社會局:
為整合本市街友服務資源,社會局107年於南區成立社會救助服務站據點,提供街友可近性及可及性之輔導服務,建立街友生活支持系統,目前本市街友物資管理服務作法及意見如下:
- 結合場管單位公告宣導及連結發餐(物資)點位:
- 臺中市遊民安置輔導自治條例第4條第3項規定:「遊民經常聚集場所環境維護及場地管理權責事項,由各該管理機關辦理」,針對本市街友熱點區域,如臺中火車站、中區光復國小、西區地下道、北區臺中公園及中興堂等,與場管單位共同合作加強宣導,勸導愛心餐食或物資連結社會局食物銀行或街友服務據點,避免影響環境衛生及強化物資發放及管理之效能。
- 設置「臺中市公益慈善平台」單一窗口整合資源:
- 社會局長期以密集外展查訪,關懷及實際了解街友各項服務需求,透過「臺中市公益慈善平台」提供民眾了解街友物資需求及定向捐贈,同時可於平台宣傳物資過剩造成浪費及環境之影響,鼓勵民眾理性捐贈,並結合社區內街友服務據點,如人安基金會、街友關懷協會、撒瑪黎雅婦女關懷協會、台灣喜信家庭關懷協會、立林安康社會福利關懷協會及禧年國際關懷協會等點位,發放各項物資,提升資源有效分配性。
- 公私協力推動街友輔導及共識物資管理作法:
- 街友物資以餐食及日常用品(如睡袋、衣物)為大宗,因食安問題、衛生使用及個人所有物權等情況,難以回收利用,為提供街友各項生活照顧服務,社會局結合民間單位提供街友短期收容、餐食、沐浴、醫療等服務,勸導運用就業、居住與租屋資源,如遇街友物資領取濫用情況,透過單位聯繫或相關會議討論處理原則,並持續建立物資連結及有效發放作法共識,符合街友需求及維持市容觀瞻。
小組決議內容
照案通過。
最新辦理情形
(更新至113年11月29日)
社會局
- 依臺中市遊民安置輔導自治條例分工合作原則,結合場管單位公告宣導及連結發餐(物資)物資點位,另設置「臺中市公益慈善平台」單一窗口整合資源,本案已依研處意見完成辦理。
- 本局將持續公私協力推動街友輔導及共識物資管理作法。